郑州市新冠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直播/郑州市新冠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45
2025-08-24
新冠肺炎疫情自爆发以来,全球各国都在积极研发和推广疫苗,以控制病毒的传播,疫苗的研发和接种工作一直处于世界前列,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在疫苗接种方面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北京打的新冠肺炎疫苗到底是什么?本文将从疫苗的类型、研发背景、接种情况、效果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北京市接种的新冠疫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灭活疫苗:这是北京市主要接种的疫苗类型之一,由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北京所)和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科兴)研发生产,灭活疫苗采用传统的疫苗制备技术,通过培养新冠病毒并灭活其活性,保留其免疫原性,接种后能激发人体产生免疫反应,这种疫苗技术成熟,安全性较高,适合大规模接种。
腺病毒载体疫苗:由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研发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商品名“克威莎”)也在北京市部分接种点使用,这种疫苗利用改造后的腺病毒作为载体,携带新冠病毒的抗原基因,接种后能在人体内表达抗原,从而激发免疫反应,腺病毒载体疫苗只需接种一剂,方便快捷。
重组蛋白疫苗:由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研发的重组蛋白疫苗也在北京市部分接种点提供,这种疫苗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生产新冠病毒的蛋白抗原,接种后能直接激发免疫反应,重组蛋白疫苗安全性高,适合对传统疫苗技术敏感的人群。
北京市接种的新冠疫苗主要是由中国自主研发的疫苗,在疫情初期,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疫苗研发,组织了多家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攻关,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所和科兴公司分别在2020年初启动了灭活疫苗的研发工作,并通过了严格的临床试验和审批流程,这些疫苗在研发过程中遵循了国际科学标准,确保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2020年12月,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所研发的灭活疫苗率先获得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上市,科兴的灭活疫苗也紧随其后获批,腺病毒载体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也在2021年初陆续获批使用,这些疫苗的快速研发和上市,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持。
北京市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疫苗接种工作启动早、覆盖面广,2020年12月,北京市率先启动了重点人群的疫苗接种工作,包括医疗卫生人员、冷链物流人员、边境口岸工作人员等高风险群体,2021年3月,北京市开始全面推广疫苗接种,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市民。
截至2023年,北京市已完成了多轮大规模疫苗接种工作,接种剂次超过数千万剂,疫苗接种点遍布全市各个区,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时接种点、大型场馆等,方便市民就近接种,北京市还推出了疫苗接种预约系统,市民可以通过手机APP、小程序等方式预约接种,提高了接种效率。
北京市接种的新冠疫苗在效果和安全性方面得到了广泛认可,根据临床试验和实际接种数据,灭活疫苗的有效率在70%以上,腺病毒载体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的有效率也达到了国际标准,这些疫苗对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减轻症状和降低重症率均有显著效果。
在安全性方面,这些疫苗的不良反应率较低,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注射部位疼痛、发热、疲劳等,这些症状通常在短时间内自行缓解,严重不良反应极为罕见,中国政府建立了完善的疫苗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确保疫苗接种的安全性。
疫苗接种是控制疫情的重要手段之一,北京市通过大规模疫苗接种,有效降低了新冠病毒的传播风险,为市民的健康和安全提供了保障,疫苗接种也为北京市的经济社会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北京市将继续推进疫苗接种工作,包括加强针的接种和新型疫苗的研发与应用,随着病毒的变异和疫情的变化,疫苗的更新和优化也将成为重点工作,北京市将与国际社会合作,共同应对疫情挑战。
北京市接种的新冠疫苗主要包括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这些疫苗由中国自主研发,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通过大规模接种,北京市为疫情防控做出了重要贡献,市民应积极响应疫苗接种号召,共同构建免疫屏障,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