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商场疫情下的营业时间调整与消费新常态
43
2025-07-31
2021年,郑州这座中原城市在经历“7·20”特大暴雨灾害后,又遭遇了多轮疫情冲击,在这样特殊的背景下,许多企业的年会活动被迫调整,但仍有部分单位选择以“小而精”的方式举办年会,用图片记录下这段不平凡的时光,这些影像不仅是企业文化的缩影,更成为疫情时代下郑州人坚韧与温情的见证。
疫情前,郑州企业的年会往往是千人齐聚的盛况:星级酒店宴会厅、华丽的舞台、密集的座位表……而疫情后,“缩减规模”“线上线下结合”成为关键词,某科技公司的年会照片显示,现场仅30余人,全员佩戴口罩,座位间隔1米以上,舞台背景板却依然写着“同心抗疫,共克时艰”,另一组图片中,一家教育机构将年会搬到了线上,员工们通过视频会议软件“云举杯”,屏幕上密密麻麻的笑脸拼成爱心形状,评论区刷满“郑州加油”的弹幕。
这些图片传递的不仅是形式的创新,更是企业对员工健康的重视,一位HR在朋友圈晒出年会筹备清单,防疫物资包”(口罩、消毒湿巾、抗原试剂)成为标配,配文道:“年会可以简办,但关怀不能缺席。”
翻看郑州企业年会照片,最打动人心的往往是细节,一组来自某物流公司的图片中,员工们戴着印有企业logo的定制口罩,手持“2022我们还在”的标语牌合影;另一家餐饮企业的年会上,厨师团队端出“烩面造型”的蛋糕,寓意“郑州味道”永不消散。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缺席者的身影”,某广告公司年会大合影里,特意为因隔离无法到场的同事留出空位,后期PS上他们的笑脸,策划者说:“疫情能阻隔距离,但割不断团队的凝聚力。”这些图片被上传至社交媒体后,引发许多网友共鸣:“这就是郑州人的浪漫——即使难,也要把仪式感拉满。”
郑州年会图片的深层意义,在于它们记录了这座城市“灾后重建”与“疫情防控”双重压力下的生命力,摄影师@中原视角 发布的一组对比图引发热议:2020年某企业年会上,背景是郑州东区灯火通明的夜景;2022年的同一角度,背景中多了核酸检测点的红色帐篷,但照片里人们的笑容依然明亮,评论区高赞留言写道:“帐篷会撤,灯光永在。”
这些影像也被赋予社会价值,某公益组织将企业年会图片制作成《郑州抗疫图鉴》,图中“志愿者穿防护服表演小品”“医护人员客串年会抽奖嘉宾”等场景,展现社会各界在困境中的互助,正如一位企业家所说:“年会不只是总结业绩,更是告诉所有人——我们还在,郑州还在。”
疫情中的郑州年会图片,是特殊时期的“非典型档案”,它们没有往年的奢华,却多了几分厚重的温度,当未来的人们回望这段历史,这些口罩、间隔线和云端笑脸,将成为解读这座城市精神的密码:在不确定性中坚守秩序,在艰难时刻仍不忘彼此温暖。
(全文共计约850字)
注: 文中数据与案例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图片描述可结合真实影像增强感染力。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