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疫情外溢:郑州疫情外溢最新消息
40
2025-08-23
在北京疫情防控的艰难时刻,中关村昌平园内,一家高科技企业的生产线依然灯火通明,工人们穿着防护服,在严格消毒的环境中加班加点生产核酸检测设备,这家企业所在的昌发展生态园区,正成为北京抗疫与经济发展“双线作战”的缩影。
2022年春季,北京面临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挑战,多个区域采取临时管控措施,位于北京西北部的昌平区,依托昌发展等产业平台,展现出惊人的经济韧性和创新活力,昌发展作为昌平区重要的产业发展主体,在疫情期间不仅保障了园区企业的正常运转,更成为区域抗疫的重要力量。
昌发展运营的多个产业园区内,生物医药企业占比超过30%,疫情爆发后,这些企业快速响应,纷纷加大研发投入,某医药企业仅用两周时间就研发出新型核酸检测试剂,将检测时间缩短至15分钟;另一家企业则开发出可重复使用的防护面料,有效缓解了防护物资短缺压力。
昌发展总经理王海英表示:“我们通过提前布局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在疫情来临时能够快速形成科技抗疫的合力。”园区内企业共享研发资源,形成从检测试剂到医疗设备、从预防到治疗的完整产业链条,构建起科技抗疫的“昌平方案”。
疫情期间,昌发展推出“一企一策”精准服务方案,为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减免租金超过2000万元,提供应急融资支持近亿元,建立物流绿色通道,保障园区企业原材料输入和产品输出不断链。
某智能制造企业负责人感慨道:“最困难的时候,昌发展不仅帮我们解决了员工住宿问题,还通过线上对接会帮我们找到了新客户。”这种全方位的保障服务,使园区企业复工率在一周内就达到95%以上。
面对疫情防控要求,昌发展快速转型服务模式,将传统的线下企业服务转为云端进行,举办线上融资对接会、政策解读会、技术交流会等活动60余场,参与企业超过2000家次。
“云招商”模式取得意外成功,通过VR看园、视频洽谈等方式,昌发展在疫情期间引进了32家高质量企业,包括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增注册资本近10亿元。
昌发展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与属地和社区建立联防联控机制,组织园区企业员工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参与社区核酸检测、物资配送等工作;同时开放园区设施,为周边社区提供临时仓储和转运场所。
这种产城融合的抗疫模式,不仅保障了园区正常运转,也支持了周边社区的防疫工作,形成了企业、园区、社区三方共赢的局面。
疫情终将过去,但留下的经验和思考将持续影响未来发展,昌发展正在将疫情期间的创新做法制度化、常态化,构建更加 resilient 的产业生态系统。
昌发展将继续深耕医药健康、先进制造等主导产业,同时布局远程办公、数字医疗等新业态,通过建设更加智能化的园区基础设施,打造能够应对各种风险的未来产业社区。
北京疫情是一场大考,昌发展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这不仅体现了国有企业的责任担当,更展示了中国产业园区在应对重大公共事件时的韧性和活力,在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之间,昌发展找到了平衡点,为后疫情时代的产业园区转型升级提供了宝贵经验。
正如昌平区副区长杨仁全所说:“疫情让我们更加认识到产业集群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昌发展的实践表明,只有坚持创新驱动,构建富有韧性的产业生态,才能在挑战中抓住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