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同心抗疫,共筑校园健康防线

admin 47 2025-07-29 08:19:03


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全球肆虐,中国各地高校在疫情防控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作为河南省的“双一流”建设高校,郑州大学始终秉持“求是担当”的校训,以科学防控、精准施策为原则,构建了全方位的校园抗疫体系,从快速响应到常态化管理,从物资保障到心理疏导,郑州大学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高校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担当。


快速响应:筑牢校园防疫第一道屏障
疫情初期,郑州大学迅速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校党委书记和校长担任双组长,统筹协调全校资源,学校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实施校园封闭管理,严格管控人员进出,并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发“健康打卡”系统,实现师生健康信息动态监测。
2022年5月,郑州遭遇奥密克戎变异株侵袭,郑州大学主校区所在的高新区被划为封控区,学校在48小时内完成3万余名师生的全员核酸检测,并紧急调配物资,将图书馆、体育馆改建为临时隔离点,有效阻断了疫情传播链,这一系列举措被教育部作为高校防疫典型案例全国推广。


科技赋能:智慧校园助力精准防控
郑州大学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抗疫实效。

郑州大学,同心抗疫,共筑校园健康防线

  1. 智能监测平台:依托信息工程学院研发的“郑大抗疫云平台”,整合健康码、行程码、核酸结果等数据,实现“一人一档”精准管理。
  2. 无接触配送: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团队改造的无人配送车“郑小护”,承担了封控期间餐食、药品的运输任务,日均配送量超2000单。
  3. 病毒检测攻关:医学院联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发出快速核酸检测试剂盒,将检测时间缩短至30分钟,为校园常态化核酸筛查提供技术支持。

人文关怀:守护师生身心健康
在严格防控的同时,郑州大学注重柔性管理,体现高校温度:

  • 学业保障:教务处推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确保“停课不停学”;为隔离学生开设“云端课堂”,配备专属学业导师。
  • 心理援助: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通24小时热线,组织“抗疫心课堂”系列讲座,累计服务师生1.2万人次。
  • 特殊群体帮扶:设立专项基金,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抗疫补助;校医院为慢性病学生提供“代购药品”服务。
    2022年毕业季,学校还为未能返校的毕业生举办“云毕业典礼”,通过VR技术还原校园场景,获央视《新闻联播》报道。

社会责任:校地协同共克时艰
郑州大学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与地方政府形成抗疫合力:

  1. 医疗支援:附属医院累计派出37批医疗队、超2000人次支援湖北、上海等地抗疫;2023年1月,郑大一附院ECMO团队成功救治河南省首例奥密克戎重症患者。
  2. 科研攻关:化工学院研发的纳米纤维口罩滤芯,过滤效率达99.8%,捐赠至河南省20余所中小学。
  3. 志愿服务:校团委组织“青年突击队”,3年内动员1.5万名志愿者参与社区流调、疫苗接种等服务,服务时长超50万小时。

常态化管理:构建长效防疫机制
随着疫情防控转入新阶段,郑州大学总结经验,形成“平急结合”的长效机制:

郑州大学,同心抗疫,共筑校园健康防线

  • 联防联控体系:与疾控中心、社区建立“三位一体”信息共享机制。
  • 健康教育基地:建设全国高校首个“公共卫生应急实训中心”,开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选修课。
  • 物资储备网络:校内设立5个应急物资仓库,可满足全校师生30天需求。


从应急防控到科学治理,郑州大学的抗疫实践展现了高校在重大公共事件中的组织力、创新力与凝聚力,正如校长李蓬院士所言:“大学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应是守护生命的堡垒。”郑州大学将继续完善校园公共卫生体系,为师生安全和社会稳定贡献“郑大力量”。

(全文共计1024字)


:本文数据截至2023年9月,实际举措可根据最新情况调整补充。

郑州大学,同心抗疫,共筑校园健康防线

上一篇:江苏省支援新疆一共有多少人/江苏支援新疆政策
下一篇:天津-青海/天津青海公园要门票吗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