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防疫最新(广西壮族自治区防疫最新政策)

admin 46 2025-08-15 06:12:49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疫最新(广西壮族自治区防疫最新政策)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广西壮族自治区结合本地实际,出台了一系列精准化、科学化的防疫措施,从边境管控到社区管理,从疫苗接种到民生保障,广西在“动态清零”总方针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本文将梳理广西防疫的最新政策、成效及挑战,展现边疆民族地区的防疫特色。


边境防控:筑牢“南大门”安全屏障

广西作为我国与东盟接壤的边境省区,拥有长达1020公里的陆地边境线,防城港、凭祥等口岸是国际物流的重要枢纽,为应对境外输入风险,广西近期强化以下措施:

  1. “人防+技防”双管齐下:在边境沿线增设高清摄像头、红外感应设备,配合24小时巡逻,严打非法出入境行为,东兴市已建成“智慧边海防”系统,实现可疑目标实时预警。
  2. 口岸闭环管理升级:对入境人员实行“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监测”,货物采取“甩挂”“代驾”等非接触式通关模式,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3. 跨境联防联控:与越南广宁、谅山等省建立疫情信息共享机制,协调跨境货运司机的核酸检测结果互认。

据广西卫健委数据,2023年1-9月,边境地区输入性病例同比减少42%,未出现本土规模性疫情。


本土防控:精准施策避免“一刀切”

针对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的情况,广西推行分级分类管控:

  • 高风险区:以楼栋、单元为单位划定封控区,快速开展“核酸+抗原”筛查,南宁市青秀区某小区发现阳性病例后,仅用48小时完成3轮全员检测,未扩散至周边社区。
  • 常态化监测:在机场、车站等场所推广“场所码”,实现行程轨迹可追溯,柳州、桂林等旅游城市对民宿、餐饮从业人员实行“每周一检”。
  • 应急响应优化:建立“15分钟流调圈”,要求流调队伍接报后1小时内抵达现场,4小时完成核心信息排查。

值得注意的是,广西在9月调整了隔离政策,对密接者实行“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减轻基层负担。


疫苗接种与医疗资源储备

截至2023年10月,广西全人群疫苗接种覆盖率超92%,60岁以上老年人全程接种率达88%,为应对秋冬季疫情,广西采取以下举措:

  • 加强针推广:在城乡社区设立流动接种点,针对老年人提供上门接种服务,百色市还推出“接种送粮油”的激励措施。
  • 医疗资源扩容:全区二级以上医院ICU床位占比提升至4%,储备方舱医院床位1.2万张,梧州、玉林等地开展“平急转换”演练,确保48小时内可启用应急病房。
  • 中医药参与防治:发挥壮瑶医药特色,推广“莲花清瘟+壮药香囊”组合方案,部分边境县市向居民免费发放防疫中药汤剂。

民生保障与经济纾困

疫情防控中,广西注重减少对群众生活的影响:

  1. 保供稳价:建立“白名单”制度,保障粮油、蔬菜等物资运输畅通,北海市疫情期间启用“线上订购+社区配送”模式,日配送生活包超2万份。
  2. 就业帮扶:对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发放稳岗补贴,崇左市为跨境务工人员提供“边贸+电商”技能培训,助其转型就业。
  3. 文旅复苏:通过发放消费券、景区门票折扣等措施刺激旅游,2023年国庆假期,全区接待游客量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5%。

挑战与展望

尽管成效显著,广西防疫仍面临压力:

  • 边境偷渡风险:部分地段地形复杂,需持续投入智能化监控设备。
  • 基层疲劳作战:个别边境县市干部反映“连轴转”工作状态亟待缓解。
  • 精准平衡难度:如何避免过度防控影响边贸活动,需进一步优化政策。

广西计划加强疫苗第四针接种、完善边境防疫设施,并探索“疫情防控与RCEP合作”协同推进的新路径。



广西的防疫实践体现了“因地制宜、科学精准”的治理智慧,在守住祖国南大门的同时,兼顾民生需求与经济活力,为边疆地区疫情防控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随着措施不断优化,广西有望在常态化防疫中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南京拉萨路小区/南京拉萨路小学好在哪里
下一篇:辅助开挂工具“授权大厅开挂试用”(原来确实是有挂)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