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西京北村长/石家庄市西京北村书记】

admin 53 2025-08-22 00:30:56

【石家庄西京北村长/石家庄市西京北村书记】

石家庄西京北村的午后,村委会办公室里,村长张为民正对着一幅村庄规划图凝神思索,图纸边缘已经卷曲,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各种符号和笔记,这幅图不仅是西京北村的地理地图,更是张为民十年村长生涯的缩影——每条街道的改造,每块土地的利用,每个项目的落地,都凝结着他与村民们共同奋斗的足迹。

西京北村作为石家庄典型的城乡结合部村庄,既承载着传统的农耕记忆,又面临着城市扩张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十年前,当张为民刚当选村长时,西京北村正处在发展的十字路口:耕地逐年减少,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村庄活力逐渐衰减,面对这一局面,张为民没有选择等待观望,而是开始了他的“破局”之路。

张为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走遍全村376户人家,听诉求、记问题、找症结,村民们最初对这个戴着眼镜、说话文质彬彬的新村长持怀疑态度。“一个读书人,能懂我们农村的事吗?”有老农私下嘀咕,但张为民用行动消除了大家的疑虑,他白天走访农户,晚上研究政策,三个月下来,不仅摸清了全村情况,连谁家有几亩地、种什么作物、收入如何都了然于胸,被村民们称为“活地图”。

基于深入调研,张为民提出了“三轴联动”的发展思路:以现代农业为根基,以乡村旅游为特色,以电商销售为突破口,这在当时被许多人视为天方夜谭——一个缺乏资源的普通村庄,凭什么发展这些产业?

面对质疑,张为民没有争辩,而是选择先做试点,他率先动员五户村民组建合作社,流转土地50亩,引进省农科院的技术指导,种植高附加值有机蔬菜,第一年遭遇干旱,几乎颗粒无收,张为民连续半个月守在田间地头,协调水利部门铺设管道,自己垫付了三万元购买灌溉设备,第二年,合作社终于迎来丰收,每亩收益是传统作物的三倍以上。

初战告捷后,张为民又瞄准了乡村旅游,西京北村虽无名山大川,但有百年古槐、传统民居和淳朴的乡村风貌,他邀请大学设计团队规划乡村旅游线路,动员村民改造闲置院落为民宿,挖掘本地饮食文化开发“农家宴”,为争取项目资金,他连续28次往返市旅游局,最终争取到200万元旅游发展基金。

最让村民们佩服的是,张为民敏锐地抓住了电商机遇,他邀请电商专家来村培训,组织年轻人开设网店,将村里的农产品直接卖到城市餐桌,如今西京北村的特色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年销售额超过800万元,带动就业120余人。

产业发展了,张为民又将目光投向村庄环境和民生改善,他推动完成全村道路硬化亮化,建设污水处理系统,改造供水管网,兴建文化广场和老年活动中心,每一个项目推进过程中,他都坚持“阳光操作”——项目规划公示、资金使用公开、工程质量村民监督,十年间,西京北村从未因村务管理发生过上访事件。

“村长不是官,是服务员。”这是张为民常说的话,村民李大爷的儿子遭遇车祸,他连夜帮忙联系医院并组织捐款;贫困户王婶家的房屋漏雨,他带头筹资为她修缮;疫情期间,他连续40多天守在村口检查点......这些点点滴滴,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如今的西京北村,不再是那个迷茫的城乡结合部村庄,整洁的街道、兴旺的产业、和睦的邻里关系,共同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而张为民办公室那张破损的规划图,即将被一幅崭新的规划图取代——上面标注着智慧农业园区、乡村旅游综合体、电商孵化基地等新项目。

“乡村振兴不是一蹴而就的工程,需要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张为民望着窗外生机勃勃的村庄,眼神里充满希望,西京北村的故事,正是千千万万中国乡村在新时代奋楫前行的缩影,而像张为民这样的基层干部,就是这壮阔征程中最坚实的基石。

上一篇:呼和浩特有疫情小区/呼和浩特确诊小区
下一篇:【合肥疫情最新通知,合肥疫情最新进展】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