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最新防疫/南昌市防控疫情公告
4
2025-08-30
初秋的郑州大学校门前,身着红色马甲的学生志愿者正仔细核验返校学生的健康码,行李箱滚轮与地面的摩擦声此伏彼起,这看似寻常的返校场景,背后却是一套精密运转的系统——数字报备、分批错峰、闭环管理,每一个环节都凝结着这所高校在特殊时期保障近七万学子安全返校的智慧与努力。
郑州大学作为河南省规模最大的高等学府,学生返校工作堪称一项系统工程,据校方公布的数据,今年秋季学期返校学生人数超过6.8万人,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面对如此庞大的人员流动,学校提前两周启动了“智慧返校”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将学生分为五个批次,时间跨度达十二天,单日入校人数精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了人群聚集风险。
返校流程的设计体现了科技与人文的双重关怀,学生在出发前需通过线上系统提交行程信息,包括交通工具班次、到站时间等详细数据,系统自动生成专属入校二维码,并推送个人防护提醒,抵达郑州后,学校在机场、火车站设置接站点,专车接送学生直达校园,实现“家门到校门”的闭环管理,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2020级学生王同学表示:“从出站到入住宿舍,全程都有引导,虽然程序多了,但安全感十足。”
各院系的辅导员们提前一周返回工作岗位,逐一核对学生健康信息,建立“一人一档”,对于处于中高风险地区的学生,学校制定了暂缓返校方案和线上授课保障措施,法学院辅导员李老师告诉记者:“我们每天要处理上百条咨询信息,既要严格执行防疫规定,又要体现人文关怀,确保每个学生都不掉队。”
校园内的准备工作同样周密,后勤集团对全部宿舍楼进行了深度清洁和通风消毒,食堂实行错峰就餐和隔位就坐,图书馆采取预约入馆制度,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特别设置了“健康观察区”,配备专业医护人员,以应对突发情况,这些措施的背后,是学校疫情防控指挥部连续20天的不间断工作,制定了超过200页的返校实施方案。
返校不仅是空间上的回归,更是学习状态的转换,心理学系的专家团队开通了24小时心理热线,帮助学生们缓解“开学焦虑”,大四学生小张坦言:“从居家网课到面对面教学,确实需要适应过程,但看到学校周密的安排,心里的忐忑减轻了很多。”
在这场大规模的返校工作中,学生志愿者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超过2000名提前返校的学生经过培训后投入服务工作,从校门引导到行李搬运,从信息核验到防疫宣传,他们的存在让严格的防疫措施增添了温暖。“作为郑大学子,能参与到返校保障工作中,感到特别自豪。”土木工程学院志愿者刘同学说。
教育专家指出,高校学生返校工作是对学校治理能力的全面检验,郑州大学通过科技赋能、流程优化和人文关怀的三结合,既确保了防疫安全,又保障了教学秩序,为其他高校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这种精准化、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展现了现代高校治理的新水平。
随着最后一批返校学生完成入校手续,郑州大学的校园重新焕发勃勃生机,教室里的灯光再次亮起,图书馆恢复了往日的学习氛围,运动场上再现青春身影,特殊时期的返校经历,让学子们不仅感受到了学校的责任与担当,更体会到了集体生活中的秩序与温暖,这一切,正是大学教育中最生动的一课——在挑战中成长,在秩序中追寻知识的光芒。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