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疫情防控会议,河南省疫情防控会议召开时间】
4
2025-09-01
石家庄的冬天向来寒冷,而2021年初的寒风格外刺骨,1月2日,一则通报打破了城市的宁静——石家庄市新增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这座千万人口的城市,瞬间被推到了疫情防控的最前线。
六天后的1月8日晚,石家庄黄庄公寓隔离场所建设现场灯火通明,来自中建二局、中铁十四局等企业的4000多名建设者和数百台机械设备正在昼夜不停地施工,这不是普通的活动,而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防疫阻击战,他们要在最短时间内建成占地510亩的隔离公寓,为疫情防控提供至关重要的硬件保障。
石家庄全市范围内启动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活动——全员核酸检测,数以万计的医护人员从全省各地集结而来,他们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在零下十几度的严寒中连续工作数十小时,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和市民们共同参与这场特殊活动,排着长队等待检测,秩序井然。
“请保持一米距离,提前准备好身份证。”这样的提示语在石家庄各个社区回荡,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每个市民都成为了参与者,社区志愿者张阿姨每天工作超过16小时,协助登记居民信息、维持秩序。“我没想过危不危险,只想着能为抗疫做点什么。”她的声音透过口罩传来,略显疲惫却坚定有力。
线上活动同样如火如荼地展开,石家庄市教育局紧急启动线上教学方案,全市300多万名师生通过网络平台开展教学活动,老师们一夜之间变身“主播”,学生们在家通过屏幕继续学习,这种全新的“参与活动”方式,保证了教育活动的连续性。
商业活动也迅速转型,北国超市、永辉等超市推出“无接触配送”服务,配送小哥成为城市中最忙碌的人群之一,线上订单量暴增,拣货员、配送员连日奋战,确保市民生活物资供应,一位超市负责人表示:“我们的员工全部住在店里,24小时待命,就为了保障市民的菜篮子。”
文艺工作者也以自己的方式参与这场特殊活动,石家庄市演艺集团推出“云剧场”,免费为居家隔离的市民提供线上演出;作家们创作抗疫主题作品;画家用画笔记录抗疫瞬间;音乐人创作抗疫歌曲《石家庄加油》,在网络上迅速传播。
国际交流活动也未因疫情而中断,1月12日,石家庄市通过视频连线方式与德国、日本等国的友好城市分享抗疫经验,这种特殊的“国际参与活动”,展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宗教活动同样做出了调整,河北省天主教两会发布通知,暂停一切集体宗教活动,建议信众通过居家祈祷、网络参与等方式进行宗教生活,这种转变体现了特殊时期的社会责任感。
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奋战,2月22日,石家庄市全域调整为低风险地区,各类活动逐步恢复,但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要求依然严格:限流、预约、错峰成为参与任何活动的必要条件。
回顾这段历程,石家庄疫情中的各种“活动参与”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概念,它不再是为了娱乐或社交,而是成为每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这场没有掌声的活动,每个人都是主角,每个人都值得被铭记。
石家庄的疫情应对经验告诉我们:在现代社会危机面前,有序的组织、科学的决策、技术的支持和全民的参与缺一不可,这种全民参与的抗疫模式,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疫情防控提供了宝贵经验。
当城市重新恢复活力,商场再次人头攒动,公园里重现欢声笑语,我们不应忘记那些特殊日子里,每个人以不同方式参与的这场特殊活动,它展现了人类面对危机时的韧性、智慧和团结,这种精神将超越疫情本身,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持久力量。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